有时会有诸如实时刷新,实时显示的场景,我们往往是客户端定时发起请求,不断的尝试获取最新的数据。
但是每次请求都会创建并释放一个新的连接,这样对于需要频繁请求的场景,性能损耗太大,此外对于实时性响应的场景也很难评估轮询周期。轮询的周期短,很多查询结果其实并没有变化,增加了成本开销。轮询周期长,又不能实时的展示数据,周期值变成了一个经验值,而且不同场景都需要不断的调整。这属实不够友好。
于是http1.1协议对此进行了扩展,允许长连接的存在。今天要介绍的SSE协议,就属于http1.1下的新协议。
SSE全称为 Sever-Sent Event
指服务器端事件发送。当客户端请求成功后,服务端会依次将事件(其实就是响应信息),分多次发送到客户端。客户端只要接收事件(响应信息),做出相应的处理即可。
就像下图的样子: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